校友会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快讯 >> 正文

校友尚晓东带领团队在海洋热通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0-04-1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尚晓东团队在海洋热通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海洋学报》英文版。据悉,该项研究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

-气耦合界面大气边界层观测技术已经很成熟,为海-气通量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海洋上边界层热量的输送仍然不清楚,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输入海洋的热量以及海洋反馈给大气的热量是多少仍然不清楚,这局限于观测技术和手段,此前没有相关仪器可以直接观测海洋上边界层热通量。

尚晓东团队在国家“十一五”高技术发展研究“863”计划项目支持下,研制出目前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7ms)。在此基础上,该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和先导专项A的支持下,自主研制出了海洋热通量仪。

研究人员利用海洋热通量仪在三亚近海岸和南海北部进行了观测,在国际上首次测量得到水下热通量数据,发表的论文分析了风浪区海洋湍流涡旋对热通量输运的作用,并研究了垂向湍流通量(热通量与动量通量)与潮汐的联系。

该研究表明,对垂向湍流通量输运起主导作用的湍流涡旋水平尺度要小于海洋表面重力波,这些湍流涡旋对热量和动量的输运作用有明显差异,湍流涡旋对前者起输运作用的水平尺度约为后者的两倍;在低潮期湍流热通量会出现峰值,而在退潮期动量通量出现峰值,湍流通量与全日潮和半日潮均呈强相关性。(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报)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把当初的想法变成了现实!用我们自己发明的海洋观测仪器获得海洋上层热通量变化数据,该仪器为国际首创,该组数据也为国际首个海洋微尺度热通量数据,并响应国家号召把原创性工作发在祖国大地上。在此感谢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尚晓东



人物简介:

19799月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物理师资班)

19839月任武警指挥学院、医学院物理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49月就读于天津大学力学系,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1998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研究生

200211月在美国奥克拉荷马(Oklahoma)州立大学物理系博士后。

现任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责任研究员(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特聘骨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广州中心主任,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方向学科带头人,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杰出人才。主要学术兼职:《热带海洋学报》副主编、杂志Scientific Reports》编委,中国海洋学会海洋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水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南海开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作为会议主席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多次受邀在国际、国内做学术报告。

目前主要从事物理海洋方面的研究,包括海洋湍流与海洋混合、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海洋观测装备研发、湍流热对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重点基金两项;国家高技术发展“863”项目,国家可再生能源专项,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专项A类子课题,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等20余项。在国际物理、物理海洋领域顶尖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Letter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被引用1200余次,国家发明专利五项

获得的荣誉:

2019年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获得2016年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得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广州教育基地优秀研究生导师;两次获得“两院”优秀共产党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