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李远程

发布时间:2017-12-04

        李远程,男,1954年2月出生,满族,河北秦皇岛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原山西矿业学院机电专业。现任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九届、十届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历任原山西矿业学院团委书记、煤矿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后勤党总支书记、矿山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原山西矿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2006年12月调任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顾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公共关系专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公共关系研究会会长,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顾问等职。
        主持完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状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等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和编著《法律基础》、《领导科学概论》等著作5部,撰写论文30余篇。曾获山西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山西省“德育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太原市“双十佳标兵”,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
                                                                                              求学生涯和事业发展历程回顾
        知识青年  青春无悔。1969年12月,中学毕业、年仅15岁的李远程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与同学们一道奔赴农村插队锻炼,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农民一起开垦农田、修河挖渠、种植庄稼、修建公路。送公粮时,他扛过200多斤重的麻袋;造田筑坝时,抬框压肿了他的肩膀;劳动繁重时,二两的大窝头他一顿能吃9个。1971年,他被选拔为当地中心学校的民办教师,教授语文、图画和体育3门课程。两年插队期间,他先后被评为“优秀知青”和“优秀教师”,并被推选为首批回城人员。
        广阔天地炼红心。李远程说,老支书和房东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给患病的他吃,在冬天天冷时把自家的被子给他盖上,而把最危险的活揽过去自己做。正是农民这种质朴无华的情感、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时刻温暖着他、感染着他、激励着他。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但插队锻炼使他认识和了解了农村,受到了教育,增强了他的责任感,锤炼了他艰苦奋斗的精神。青春无悔,这段经历成为他受益终生的财富。
                                                                                               返城工人  精益求精
        1971年底,李远程返城到了河北省某制刷厂工作,该厂生产各类毛刷并向友好国家出口。李远程回忆说,最初他在木工车间工作,工作环境艰苦,设备简陋,木屑飞扬,大夏天也得戴着口罩。但即便如此,他对待工作依旧热情不减,勇挑重担,每天早到迟退,擦拭机器,打扫厂房,刻苦钻研,认真学徒。由于表现突出,半年后他转正并被破格提拔为木工车间主任,17岁的他就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
        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李远程又被抽调至单位的重要部门——装订车间。这里进行的是刷子出厂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每个刷子上用锡金纸郑重压烫“中国制造”四个金黄色的大字。这项工作对手工操作的温度和力度要求很高,刚开始操作时,会由于用力不均出现压烫过轻或过重的现象。当时厂里规定,压烫成功率达到60%为合格,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李远程通过认真钻研技术,将“中国制造”的压烫成功率提高到了95%。
                                                                                               防化军人  不辱使命
        在全国学习人民解放军的热潮中,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无限向往,1972年,李远程主动报名参军,12月,他佩戴大红花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回想部队生活,他说,当时的训练要求极为严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防化兵训练需要全副武装,耐力训练要进行10公里急行军,训练结束后,脱下防化服,汗水能倒满满一杯茶。李远程凭借优异的表现光荣入党,并由一名普通战士直接被提拔为班长、代理排长。在部队期间,他所带领的班还获得了全团野营拉练万米武装泅渡第一名,荣立集体二等功。
        李远程还激动地讲述了他作为防化兵参加上世纪70年代中期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经历。当时,从全团选拔出了12名业务骨干赴新疆执行任务。在为期四个月的核试验期间,正值严寒的冬季,气温在零下30度左右,他们训练宿营在沙漠基地的地窖子里,一脸盆水是一天用水的最高标准,早、午、晚三餐都是空运的压缩饼干就着白开水,白天训练与黄羊为伴但乐在其中,晚上站岗与野狼为伍没有丝毫畏惧,马兰基地的孔雀湖留下了他们献身国防的高大身影。在点火的那一刻,当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传来,平日里铁骨铮铮的男儿们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李远程和战友们在试验无人区第一时间完成了原子弹爆炸过程中技术数据的测试和收集,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总部、基地首长的通令嘉奖和记功表彰。正是通过这次重大任务的执行,他深刻体会到人民解放军义无反顾、报效祖国这一使命的庄严和神圣。1976年,胸带立功奖章回到部队后,他接受老厂长的请求,复员回厂。
        大学生涯  难忘恩师。回到制刷厂后,李远程被任命为厂革委会委员和生产科负责人,并被选拔推荐上大学深造。然而,刚刚接到原山西矿业学院录取通知,却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变故——唐山大地震。他第一时间冲到厂里抗震抢险,按指挥部要求,组织青年突击队,昼夜从废墟中搜救群众和设备。直到12月26日,他才到学校正式报到。
        李远程虽然到校最晚,但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特殊的工作经历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担任了机电76(1)班的班长、党支部委员,随后又担任系学生会主席。他回忆说,各位老师的授课非常认真,对待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对学生们的生活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白其峥老师就是其中一位。白老师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没有一点架子,看到同学们水平参差不齐,白老师就在课余时间一个一个进行辅导,下课后还和同学们一起演算习题,和同学们抢着擦黑板。有一次,李远程重感冒发高烧在宿舍躺了一天,白老师听说后晚上亲自到宿舍看他,还给他带去了热气腾腾的挂面汤和荷包蛋。谈到这里,李远程有点哽咽,稍作停顿后,他又说道,当时班上同学都是从工作岗位上来到学校,大家都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每天除了老师授课外,晚上同学们都在教室学习,晚上回去饿了,暖气上、窗台上放的窝头便是美食。到周末时,带工资上学的同学会请学弟学妹打个牙祭。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77、78级同学入校后,他还带领班级同学和77、78级学生展开了学习竞赛。
                                                                                              团学干部  情牵学生
        毕业后,李远程一心想回到原单位工作,但机电系党总支王志让书记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留校从事团学工作。他当时有些犹豫,一边是原单位的殷切期盼,一边是学校领导的诚挚挽留,而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留校的还是大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与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生活的宝贵经历。于是,他留校担任79级的辅导员兼党总支干事,后又兼任团总支书记,自此便与团学工作结缘。1983年担任学校团委书记;1984年9月,担任煤矿机械系党总支书记;1987年12月,担任后勤党总支书记;1989年担任矿山机械系党总支书记;1993年7月,担任学校党委副书记,与学生工作干部和同学们结下深厚情义;1997年7月5日,两校合并,李远程担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在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他有幸参与了学校“211工程”的建设,百年校庆,学科学位建设,宣传统战和精神文明建设,团学、工会工作建设,国防生建设,校园文化体育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大事项,见证了学校许许多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时刻,作为理工大人,他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采访接近尾声时,当被问到从15岁起就开始工作,从知青到工人,从解放军到大学生,又到大学教师、团学干部和学校领导,其间几经磨砺,他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些身份更迭与变化的。李远程说,“无论何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利益、时代的发展紧密相关,是时代造就了我们,我们要为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丹青难绘是精神,正是这朴质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几十年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而这简短的话语也蕴含了他的拳拳报国心与悠悠赤子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