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快讯 >> 正文

尚晓东:只身向海 追逐“潮流”

发布时间:2020-04-19

1979年,17岁的尚晓东考入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学院),就读应用物理系,大学毕业后的他任武警指挥学院、医学院物理教研室助教、讲师,服役26年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退役10多年来,他怀着满腔热爱,成长为一名物理海洋学家,作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十年如一日跋涉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的大道上。

  无论是身处青春激昂的军旅,还是行进在充满挑战的科研道路上,他坚守脚下平凡而伟大的岗位,孜孜以求,勤奋用功。日前,尚晓东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保家卫国是军人的天职,虽已退役,但血管里依然流淌着军人的热血,只是报效祖国的形式不同。探索海洋奥秘,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的责任。”尚晓东说。

当了老师,尚晓东愈发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身边的同事开始有了硕士,知识更新越来越快,那种紧迫感会不断驱使你前进。”

1994年,尚晓东放弃安稳的教师工作,考入了天津大学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从此,尚晓东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事业中。为了完成一个实验,他连续一个星期,每天晚上都泡在实验室;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他自己买来零部件,亲手制作实验器材。“对这一行有兴趣,碰到困难,才会坚持下去。”尚晓东说。

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尚晓东先后在香港和美国攻读博士和博士后。2005年,在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他放弃了极具优厚待遇的其他选择,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国外做得再好,那也是别人的。我就是想回来,为国家做些事情”。这是他家国情怀的直白表述,也是他实实在在的亲身践行。他选择了当时科研力量还很薄弱的海洋科技领域,立志将所学奉献给海洋强国的事业。

长期以来,海洋观测仪器被国外垄断,成为阻碍中国海洋研究的藩篱。这一点,尚晓东深有体会,也促使他要啃下硬骨头,走海洋观测仪器自主研发之路。

在尚晓东团队没有研发出“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时,国外将其卖给中国的价格是3.5万,听说尚晓东带着团队在研发,国外又把价格降到了2.5万。尚晓东问,是否能把价格降到1.5万。对方明确回答:“卖到这个价格,自己不赚钱。”

经过艰苦探索,尚晓东带着团队研制出了国际上响应时间最快的“海洋探测快速温度传感器”,响应时间为7毫秒,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一举打破了被国外长期垄断、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的封锁。“以后中国市场需要这种传感器,就到尚教授那里买吧,我们无法做出如此质优价廉的传感器。”国外卖家说。

尚晓东深知,创新是科研的灵魂。多年来,怀揣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的愿景,他在科研道路上取得一系列成果。他以实验证明了基于“湍流混合长”理论提出的在浮力驱动的大尺度环流中热量输送规律,澄清了学术界40多年的争论;他首次估算了全球海洋中尺度涡能量的输送、生成和耗散,这一成果对研究海洋物质能量输送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深远影响;他为国之利器“海翼”水下滑翔机研发传感器,使其“耳聪目明”,能够精确探测海洋环境观测数据。

此外,他作为负责人之一建成我国首个深海多学科观测系统——西沙观测网,并取得重要科学发现,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海洋十大科技进展。“只有掌握科技创新主动权,才会有话语权。”对此,尚晓东深有感触。

对于科研,他一丝不苟,经常忙到深夜一两点才下班;对待学生,他认真负责,只要学生有研究上的问题,24小时都可以给他打电话。“尚老师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他总是充满了能量,感染着我们。”徐驰是尚晓东的博士研究生。谈起导师,他说:“在海上科考时,结束一天繁忙的考察,同学们会聚在一起玩游戏,老师也会加入进来。老师知道,科研任务不仅要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还要照顾同学们的情绪。”

有人笑着说,尚晓东天生是干这一行的,无论坐什么船,他都不会晕船。而他却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海洋。“面对茫茫大海,人类真的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要敬畏自然界,探索海洋奥秘,永无止境。”

 

分享到